泛亚电竞卷帘支撑结构的制作方法请参图1与图2所示,已知卷帘包括一帘体1及一轴管2,轴管2受操控而带动帘体1展开或收合,卷帘可阻挡阳光射入室内,增加室内舒适性,且兼具保护隐私以及装潢美观的功能,故而成为许多家庭与办公室中常见配备。
已知卷帘用以支撑并使轴管2可转动的结构包含有尾塞3与支架4,其中尾塞3一端插入轴管2内,尾塞3另一端具有朝向支架4突出的卡轴3a,支架4包含端板4a与侧盖4b,端板4a固定于墙面或是窗框上,并具有一结合孔4c以供尾塞3的卡轴3a穿入,以便架设轴管2,最后再以侧盖4b遮蔽结合孔4c以维美观。
然而,因支架4负起承担帘体1与轴管2的总重量,而在长时间操作卷帘之后,上述单以尾塞3的卡轴3a直接穿入端板4a的结合孔4c而为连结的方式,易造成端板4a或是结合孔4c变形,此外,轴管2因长期承受帘体1的重量,也可能导致轴管2向下弯曲,二者都会造成尾塞3的卡轴 3a自结合孔4c滑脱的情况,而潜藏使用安全的隐患。同时也会影响卷帘美观与遮阳效果。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卷帘支撑结构,通过增加强化尾塞与支架的结合,提升卷帘支撑结构的安全性。
缘以达成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卷帘支撑结构包括有一支架、一尾塞与一限制件。其中支架用以固定于定着物,该支架具有一结合孔;尾塞一端与卷帘的轴管连结,另一端插入该支架的该结合孔中;限制件与该尾塞插入该支架的该结合孔的一端连结,以使该尾塞无法相对该支架脱离。
在一实施例中,该支架包括一端板与一侧盖,该端板具有该结合孔,该侧盖位于该端板异于该尾塞的一侧;该限制件包括有一卡块连结该侧盖;该尾塞一端设有一卡轴穿过该结合孔,且该卡轴具有一结合部,该限制件的卡块卡抵于该结合部。
在一实施例中,该尾塞包括一轴座与一弹性件,该轴座具有一轴孔,该卡轴可移动地设置于该轴孔中,该弹性件位于该轴孔内且对该卡轴提供一顶推力。
在一实施例中,该支架包括一端板,该端板具有该结合孔,该尾塞插入该结合孔的一端具有一卡孔,该限制件包括一插销,该插销设置于该支架异于该尾塞的一侧,该插销穿设该卡孔,且该插销外露于该卡孔外的部分抵于该支架异于该尾塞的一侧。在一实施例中,该卡孔具有螺纹,该限制件包括一垫片与一螺栓,该垫片设置于该支架异于该尾塞的一侧,该螺栓构成该插销且一端穿过该垫片再锁入该卡孔中,且该螺栓的一头部抵于该垫片。
在一实施例中,该支架还包括一侧盖,该侧盖位于该端板异于该尾塞的一侧,且该侧盖遮蔽该限制件及该结合孔。
本实用新型的效果在于限制件强化支架与尾塞的结合,达到防止卷帘脱落的效果,增加卷帘支撑结构使用的安全性。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具体实施例,并参照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详细说明。
请参图3所示为一种卷帘,其中包含本实用新型第一较佳实施例的卷帘支撑结构,该卷帘支撑结构包含一支架10与一尾塞20。
请配合图4至图6所示,支架10包含端板12与侧盖14,其中侧盖 14位于端板12异于该尾塞20的一侧泛亚电竞。端板12概呈L形,包含有固定板 121与连接板122,固定板121具有数个穿孔121a,连接板122具有一结合孔122a;侧盖14面对端板12的一面具有向上弯折的卡块并形成限制件 141,侧盖14的两侧边缘设有夹槽142,夹槽142顶侧具有开口端142a。
尾塞20具有轴座22、卡轴24与弹性件26,轴座22轴心具有一轴孔 22a,卡轴24位于轴孔22a内,且具有一与轴孔22a相连通的开孔24a,弹性件26位于轴孔22a与开孔24a所构成的容置空间内,并提供一顶推力使卡轴24可以于相对于轴座22移动。卡轴24远离轴座22处具有朝向端板12突出的结合部241,结合部241具有一纵向贯穿的卡孔241a。
上述为本实用新型第一较佳实施例的卷帘支撑结构的各部构件及相关位置的说明。兹再叙述其组装方式如后。组装时,通过螺栓(图未示) 但不以此为限制的元件穿过穿孔121a,将固定板121固定于定着物,所述定着物如建筑物的墙面或窗框,尾塞20塞设于卷帘轴管2中,压迫卡轴 24使卡轴24往轴孔22a深处移动,再将尾塞20与连接板122相抵。此时连接板122给予卡轴24一阻挡力,卡轴24仍位于轴孔22a深处。
将尾塞20往结合孔122a移动,当移至结合孔122a洞孔时泛亚电竞,连接板 122无法再提供阻挡力,原本被压缩的弹性件26释放推力将卡轴24向外推出,使结合部241与结合孔122a结合,结合部241一侧穿过端板12并露出卡孔241a,使轴座22与露出的卡孔241a分别位于端板12两侧。
将侧盖14开口端142a与端板12底缘切齐,自下而上滑动侧盖14,端板12边缘与侧盖14夹槽142相结合,限制件141由上而下穿过卡孔241a。
结合部241卡制于结合孔122a中,使尾塞20固定于端板12上,侧盖14利用夹槽141夹挤端板12,使侧盖14与端板12相连接并强化端板 12结构,同时限制件141穿过卡孔241a抵于结合部241,分散卷帘压迫于端板12的重量,降低支架10变形的可能,以及避免尾塞20滑脱出结合孔122a,进而可确保使用的安全性。
上述实施例中的结合孔122a与结合部241呈矩形,但不以此为限制,只要满足结合孔122a与结合部241为非圆形,结合部241穿过结合孔122a 时,尾塞20与端板12不会转动的效果即可。
在具有相同尾塞20与端板12的基础下,限制件也可为独立于侧盖的外的插销,请配合图7所示,揭示本实用新型第二较佳实施例,侧盖14’不具向上弯折的卡块,限制件15为T形插销,销杆151自上而下穿过卡孔241a并抵于端板12,限制件15的头部152抵于端板12与结合部241,以防止限制件15滑脱出卡孔241a,以及达到固定尾塞20于端板12上的功能。然则,虽第二实施例描述的限制件15是以T型插销表示,且卡孔 241a为纵向贯穿结合部241,但应不以为限,限制件15也可为形状能与卡孔241a紧配合的卡块(例如:楔型块),且卡块在与卡孔241a紧配合之后仍有外露部分可卡抵于端板12上,而能等效于与本实施例。
本实用新型用以防止尾塞相对支架滑脱的方式尚有以下实现结构。请参图8与图9所示,揭示本实用新型第三较佳实施例的卷帘支撑结构,包含一支架30与一尾塞40。本实施例的支架30与尾塞40类似于上述第一较佳实施例的支架10与尾塞20,不同的是:侧盖34面对端板32的一面所设置的限制件341包括有二向上弯折的卡块341a;尾塞40的结合部401 呈T字型并朝向端板32,且结合部401具有二卡槽401a,易言之,本实施例的结合部401并无纵向贯穿的卡孔的设置。
当侧盖34自下而上滑动,并使限制件341的卡块341a分别卡抵于各卡槽401a中,以达到防止尾塞40滑脱出端板32的结合孔322a的效果。
上述第一与第三较佳实施例中的限制件与侧盖一体成型,且根据上述实施例描述的装配方向,限制件是呈由下往上配置;然而,限制件与卡孔或卡槽的配置方向应以顺应侧盖结合端板的方向为准而不为所限。
请配合图10所示,绘示本实用新型第四较佳实施例的卷帘支撑结构,其包含支架50泛亚电竞、尾塞60与限制件70,其中限制件70独立于侧盖54之外。本实施例的支架50与尾塞60类似于第一较佳实施例之支架10与尾塞20,不同的是:侧盖54不具卡块,尾塞60的卡轴上的结合部601不具纵向贯穿的卡孔,而是在结合部601上设置有沿着轴向设置的卡孔601a。
限制件70为包含销杆72与连接在销杆72一端的头部74的插销,在组装时,结合部601与结合孔52a结合,结合部601末端与端板52靠近侧盖54面相切齐,限制件70的销杆72自端板52靠近侧盖54的一面穿入卡孔601a并呈紧配合,限制件70头部74抵接于端板52,以达到强化尾塞60固定于端板52的效果,使尾塞60不易脱离端板52。侧盖54可遮挡限制件70突出头部72,以达到美观的功能。
在另一实施例中,为增加限制件固定于卡孔的稳定性,避免限制件滑脱出卡孔,影响尾塞固定于支架的功能,请配合图11与图12所示,卡孔 601a′更包含有螺纹,限制件80包含螺栓82与垫片84,其中垫片84与尾塞60’位于端板52的相异侧,螺栓82的螺旋部822穿过垫片84并锁入卡孔601a′,螺栓82头部824抵于垫片84,以使垫片84紧抵端板52。
以上所述的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有益效果进行了进一步详细说明,所应理解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做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020-888888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