泛亚电竞小店故事丨小巷理发店央广网北京3月23日消息(记者郑颖 管昕 李仲博)中国之声特别策划《小店故事》,记录小店店主们平凡日子里的坚守,讲述这些了不起的小店一个个温润人心的故事,23日推出《小巷理发店》。
周末的早上,初春的呼市还有阵阵凉意。呼和浩特满都海西巷里,“仙妮形象设计”小店门前,已有顾客在等候。
30多平方米,大白墙、白色地砖,店内没有任何高档装饰。这间理发店,52岁的樊艳青已经经营了27年。紧邻内蒙古大学北校区,周边老旧小区多,店里95%以上的顾客都是回头客。
顾客:小店开了几十年,从年初到年尾全爆满,每天人真是多,我就弄个头发,都排一个星期,才能烫上头发。
一面隔断将小店分成里外两个空间,里面放着美发产品和设备,外面的空间,一侧是三个剪发位,另一侧是等待区和洗发区。黑底黄字的价格表醒目地贴在墙上:男士剪发25元,女士剪发25元,学生剪发20元。这个价格已经固定了十多年。手工复杂的女士烫染大概两三百元就能搞定。
顾客表示:“整个呼市来说她是比较便宜的,服务特别好,走出这个地方基本上不低于30元。不用你说怎么剪,就说明天有什么活动,这就行了,她给打理得特别好。”
也有不少顾客办理会员享受更优惠的价格,100元剪发五次。收钱划账都在一个手写的本子里,不一样的是,老顾客自己记账,自己划扣次数。樊艳青说:“形象都交给我了,这点小钱我放心泛亚·电竞(中国)官方网站,就得互相信任。”
平日里顾客不断,周末理发更是要排队,等两三个小时也是常态。尽管有两个助手,樊艳青还是一边剪着头发,一边不停地招呼刚进门的顾客。有客人周六来了三趟,人多没有剪上头发,周日再来;有客人早已不在附近居住,开车十多公里过来。
小店的常客中既有中老年人,也有年轻人。口口相传,老客带新客,新客又被留住。小店圈粉有啥秘诀?
小店的门面是樊艳青买下的,经营这么多年,靠口碑已经在当地小有名气,樊艳青却没有再开新店的打算。曾经守着店是为了有一份固定的生计供女儿读书,如今,女儿已经研究生毕业,在上海定居,从事金融行业。女儿今年27岁,她的店也开了27年。樊艳青说:“我在这1996年开店,孩子就是在店里长大的。孩子看见我这么辛苦,这么认真地工作,她就想好好学习,从来不用我管,她自己懂事。”
樊艳青的女儿说:“不是说爸妈必须有多少学历,多么有钱,才能受到这种教育。我妈其实很普通,但是仍然能够生活得很温暖,她每天都很乐观。”
依然踏实、真诚地经营小店,樊艳青现在更多考虑的是不能辜负老顾客二十多年的信任。樊艳青表示:“我休息一天,顾客不断地打电话,我不舍得扔下这些老顾客泛亚·电竞(中国)官方网站,哪怕挣钱少点,不挣钱了,给他们服务,我特别开心。干到这个份上,心里不舍得扔下这个工作。这么多客人支持我这么多年,很知足、很快乐。”
晚上9点多,送走了剪发的顾客,樊艳青把地上的头发清理干净,归置好东西,准备回家。初春的呼市乍暖还寒泛亚·电竞(中国)官方网站,她希望,每位顾客都能在她的店里得到满面春风的服务,换一个发型,换一份心情,走进春天里。
中国之声特别策划《小店故事》,记录小店店主们平凡日子里的坚守,讲述这些了不起的小店一个个温润人心的故事,23日推出《小巷理发店》。
020-88888866